中国糖尿病人数居世界首位,据统计,全球糖尿病在20岁~79岁成人中的患病率为8.3%,患者人数已达3.82亿,其中80%在中等和低收入国家。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.6%,意味着,每10位中国成年人中,就有1位患有糖尿病。糖尿病可引起急慢性并发症,如酮症酸中毒、非酮症高渗性昏迷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、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足等。随着糖尿病相关的研究也在不断逐步深入,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显示,牙周炎和糖尿病之间有着互相作用、密不可分的关系。目前牙周炎也已被列为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。
糖尿病患者自身具有较高的牙周炎易感性,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,其牙周炎症更难控制,且易出现牙周急性炎症。另外,未经控制的牙周炎可能会增加血糖控制的难度,同时也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、肾病等其他并发症。
对反复出现牙周脓肿者,应警惕伴有糖尿病的可能,可建议患者做进一步的内科检查。
对患糖尿病但尚未出现牙周炎的患者,建议采取积极的牙周预防措施,并定期监测牙周组织的变化。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,推荐从6岁开始每年进行牙周检查。
糖尿病患者的牙周治疗应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及其健康状况实施。
血糖控制理想的患者【空腹血糖4.4~6.1mmol/L,糖化血红蛋白(HbAlc)<6.5%】,牙周治疗同全身健康者。
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【空腹血糖为6.1~7.0 mmol/L,HbA1c 6.5%~7.5%】,牙周治疗同全身健康者。如需行大范围牙周手术,应合理使用抗生素,术后合理进食,减轻治疗焦虑。
血糖控制差【空腹血糖>7.0 mmol/L,HbA1c>7.5%】,甚至存在并发症或者使用大剂量胰岛素的患者,可进行非手术治疗,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减少治疗后感染和伤口不愈的发生。慎用含肾上腺素的局麻药,不建议进行牙周手术。
血糖控制极差的患者【空腹血糖>11.4 mmol/L】,建议仅做对症急诊处理,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后再行牙周治疗。
一般推荐在上午早饭后和服用降糖药物后约1.5小时进行牙周治疗,治疗时间控制在2h以内,避免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。治疗中需要警惕低血糖症和应激性高糖血症的发生。同时患者自身需要通过正确刷牙、使用牙线、牙缝刷等维持日常的口腔清洁,定期口腔检查尽早发现问题。
[1]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.重度牙周炎诊断标准及特殊人群牙周病治疗原则的中国专家共识[J].中华口腔医学杂志, 2017(2).DOI:10.3760/cma.j.issn.1002-0098.2017.02.002.
文稿来源:牙周科
编辑:外联部
审核:宣传组
终审:冯剑颖